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中考加分乱象
2014-08-07 10:31: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热点背景】  1、考生人数年年降,加分学生却年年增;家长钱捐得多,孩子就能加分;声乐特长加分考生居然唱歌跑调……在择校竞争日益激烈、录取唯分数论尚未完全打破的当
【热点背景】

  1、考生人数年年降,加分学生却年年增;家长钱捐得多,孩子就能加分;声乐特长加分考生居然唱歌跑调……在择校竞争日益激烈、录取“唯分数论”尚未完全打破的当下,许多中考加分项目走向异化,亟待重拳整治。

  2014年中考,北京、武汉、杭州、济南、桂林等多地考生人数下降,然而,不少地方的中考加分考生人数却持续飙升。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北京中考报考人数由10.2万下降到8.9万,加分人数却从9000余人上升至15786人,加分考生占全部考试人数近两成。无独有偶,今年武汉市中考报考人数6.24万人创“十年新低”,而升学成绩总分加20分、10分优录项目却增加5项,享受各项优录照顾人数高达3681人。

  “过去中考的择校压力较小,但现在高中择校竞争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加分的评判标准相对比较主观,弹性操作空间较大。这些因素是加分乱象背后最大的动因,也是为什么越发达地区乱象越多的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2、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4年加分考生名单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加分人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考生,约占加分人数的三分之一。加分人数名列第二的是文艺特长生,其次是市级三好学生。这三支人数庞大的加分考生大军,占了加分考生总人数将近九成。记者注意到,在前述三个加分项目中,海淀区加分人数均名列第一。多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一些加分有造假的嫌疑。一位家长称,初一的时候,孩子所在的班级曾统计少数民族同学,没有人举手。但到了中考前,少数民族变成了9人。

  3、在考生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加分却愈演愈烈,随之暴露出的一系列加分乱象令人忧心。伴随左右的,是互联网论坛上,关于中考加分改革及存废的讨论。加分乱象引发了对于加分政策的质疑,有些网友甚至提议要废除中考加分政策。

  梳理各省份加分政策,除多地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华侨归侨子女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优待外,亦有不少“地方色彩”浓厚的自选动作。如某省会城市规定,凡在该市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即10分)录取;还有城市规定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侨眷子女,在重点高中统招生和配额生录取时加2.5分,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招生录取时加5分。

  纷繁荒诞的加分乱象不断见诸报端: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摇身一变就成了享受加分政策的“支边军人”;“滑几步就摔一跤”的孩子,成了加分的滑冰特长生;因学校艺术节独唱一等奖而获声乐特长加分的考生,唱歌完全不在调上……中考加分的灰色操作空间,滋生了大量“猫腻”。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这项各省份多年来普遍存在的常规动作近年也频遭质疑。“有一次孩子回家一直吵着要把户口也变成少数民族,还追问到爷爷家和姥爷家的根源,看能不能发现少数民族的细枝末节。”北京一位家长说,孩子班级统计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在少数,“平时压根看不出来,家都在北京本地,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一起放学。”

  4、“公平是教育的生命线。中考对学生的考察应该根据分数和能力来配置,加分项目应该少而精,科学设置。如今很多加分被人操纵,客观上为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说,诸如“拼爹”加分、巧立名目之类乱象,本质是向富贵和权力阶层倾斜,让升学从某种程度异化为“金钱标准”和“权力标准”,严重损害教育公平。

  据了解,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加多少分等问题上,不少省区市都有自由裁量权,这为权力寻租留下了机会。在有些加分项目上,判断某个学生是否符合加分条件的标准和依据不明,完全取决于考官的主观判断,对加分项目的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破解加分乱象根子在于不能将学生的评价权交给行政组织,要引入第三方的权威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客观的标准和专业的规范,“比如高中对于初中提供的加分学生要有严格的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下调选拔学校的信誉等级,才会形成制约。”

  5、2014年7月11日,北京市教委公开表示,中招录取涉及考生切身利益,目前录取正按程序平稳进行,由于实施“指标分配”等录取政策,今年优质高中资源较去年有所扩大。北京市教委表示,如家长对具体加分考生存在质疑,可进行实名举报,教育考试部门将根据相关规定,严肃查处,一经查实,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考题预测】

  一、概括题

  结合材料,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中考加分乱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条理清晰。

  【答题思路】

  概括题答案全部来源于给定材料,考生只需要通过阅读将材料中揭示原因的关键词句找出来,并进行总结整理即可。答题要点均在材料当中,比较简单。

  【参考解析】

  1、过去中考的择校压力较小,现在对于优质高中资源实施“指标分配”的录取政策,客观上使得高中择校竞争性越来越强;

  2、中考加分的评判标准相对比较主观,判断考生是否符合加分条件的标准和依据不明,弹性操作空间较大;

  3、对加分项目的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并且将学生的评价权交给行政组织,为权力寻租留下了机会。

  二、分析题

  材料3中提到“加分乱象引发了对于加分政策的质疑,有些网友甚至提议要废除中考加分政策”,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思路清晰。不超过350字。

  【答题思路】

  分析题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分析并作出合理推断或评价。本题要求考生分析网友废除中考加分政策的提议,是常见的观点分析题。考生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当前实际明确表态,并进行全面分析。按照观点简析、辩证分析、补充措施三个层次进行答题。

  【参考解析】

  此观点看到了中考加分政策改革的必要性,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废除政策的方式应对不够完善的政策显示了很大的极端性。

  一方面,中考加分政策在当前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教育公平,甚至滋生教育腐败,因此必须要改革调整;另一方面,中考加分政策需要的是规范而不是取消。在中招考试中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少数民族考生以及特长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优待,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照顾,而且加分制度作为我国统一考试制度的重要补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高校选拔多样化人才的功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中考加分政策必须加强改革,要不断完善当前的加分政策,科学调整,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加分政策合理有效实施。

  三、对策题

  结合材料,请就如何破解当前中考加分乱象问题提出建议。

  要求:条理清晰,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不超过250字。

  【答题思路】

  对策题主要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答对策题可按照“概括直接措施、转化间接措施、优化整合措施”的思路和步骤进行解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化间接措施的时候,需要考生追根求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为关键性的环节,提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解析】

  1、对加分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哪些项目该加分,哪些人该成为加分对象,加分幅度又以多少为宜要全面慎重考虑,确保政策科学合理;

  2、加强中考加分政策执行操作过程的监管,严格审核加分考生的加分条件,防止通过造假骗取加分的行为,并加强社会监督,如实行实名举报等方式;

  3、引入第三方的权威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客观的标准和专业的规范,确保是否符合加分条件的标准和依据全面、明确;

  4、加强整顿,加大责任追究,对中考乱加分行为要严肃查处,一经查实,不仅要取消考生录取资格,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公文写作

  某市实施中考加分政策过程中存在一些通过造假获取加分的考生,引发许多家长的质疑,你作为本市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写一封网络回复信回应他们的质疑。

  要求:1.只写出内容要点,不考虑格式要求;2.态度诚恳,有针对性;3.字数不超过500字。

  【答题思路】

  本题要求写一封网络回复信,虚拟身份是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不仅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化。

  此回应的目的是为了打消市民的质疑,因此不仅要对通过造假获取高分的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让家长知道其中的因由,还要对未来如何改进工作亮明举措。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表态,二是解释说明,回应质疑,三是改进工作的举措。

  【参考解析】

  关于通过造假获取中考加分引发质疑的回应

  一、表明态度

  1、对家长提出质疑表示欢迎和肯定,表明广大家长对于加分政策实施的高度关注;2、指出家长的质疑对于改进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加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二、解释说明

  1、存在通过造假获取中考加分的现象说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审核加分条件不严格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明显失职;

  2、通过造假获取加分的现象极有可能是某些执法人员为满足一己私利,通过操纵加分权限进行教育腐败的产物,说明中考加分政策的实施过程缺乏严密有效的监督;

  3、通过造假获取加分的现象也说明加分条件门槛较低容易满足,说明中考加分政策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需要不断完善。

  三、改进工作

  1、加强中考加分政策执行操作过程的监管,严格审核加分考生的加分条件,防止通过造假骗取加分的行为,并加强社会监督,如实行实名举报等方式;

  2、加强整顿,加大责任追究,对中考乱加分行为要严肃查处,一经查实,不仅要取消考生录取资格,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对加分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哪些项目该加分,哪些人该成为加分对象,加分幅度又以多少为宜要全面慎重考虑,确保政策科学合理。

  五、范文评析

  【答题思路】

  给定材料围绕中考加分乱象问题展开,内容涉及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方面。考生可根据对材料的思考,围绕材料主题,并联系当前实际,写作一篇议论文。具体内容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语言要平实,对策要切实有效。

  【参考例文】

  加分之乱 公平之伤

  继“高考加分”乱象被社会关注之后,中考又陆续被曝出加分乱象,且加分造假的手段更严重,“权分交易”、“钱分交易”更加赤裸裸。不少地方的中考加分乱象愈演愈烈,加分考生人数持续飙升,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令人忧心:“拼爹”加分,“土政策”向“钱”看齐;荒诞加分“水分”高,中考加分的灰色操作空间,滋生了大量“猫腻”;少数民族加分“一刀切”等。中考加分乱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伤害了社会公平,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加强整顿。

  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机会公平,而加分乱象恰恰伤害的就是这一点。如果说考取好学校就像攀登一座高峰的话,那么机会公平、平等竞争就是在关键点助力的援绳。但无论是通过花钱“买分”,还是通过造假“骗分”,抑或是因为手中的权力获得“送分”,这些10分、20分的违规加分其实就是一把把割断公平之绳的利刃,让“特权阶层”得益,让普通百姓受伤。人们对加分乱象的愤怒,正源于此。

  遏制加分乱象最为关键的是,一方面需要制度设计者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层面消除违规加分的空间,让阳光照亮这个领域,让监督的力量贯穿始终;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处力度,要像反腐败一样让那些在考试加分上造假的人付出代价。

  首先,不仅要对加分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哪些项目该加分,哪些人该成为加分对象,加分幅度又以多少为宜要全面慎重考虑,确保政策科学合理。还要加强中考加分政策执行操作过程的监管,对加分学生要有严格的审核,防止加分条件造假行为,并加强社会监督,如实行实名举报等方式。

  其次,加强整顿,加大责任追究。相关部门对中考乱加分行为要严肃查处,一经查实,不仅要取消考生录取资格,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只有让造假骗取加分的考生受到惩罚,让那些通过操纵加分权限谋取个人私利的人员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杜绝此类行为的再度发生。

  加分之乱,公平之伤。层出不穷的加分乱象如果不及时被遏制,不仅是教育的失败,教育部门信誉丧失,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因为当规则被破坏、公平被践踏的时候,即便有暂时的得利者,但最终大家都将是输家。

  【文章评析】

  本文标题和中心论点明确,结构清晰完整,逻辑清晰,结尾有力,语言规范又通俗易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渡顺畅,层次清晰。

相关热词搜索:河北人事考试网 河北华政教育 河北公务员

上一篇: 郭美美现象评论:炫丑与审丑都是一种病态
下一篇: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指导:审题之“八项注意”